一、開料:按圖紙要求的名義尺寸,加余量鋸或氣割切壞料。
測量與檢驗:用卷尺或鋼板尺分別測量長、寬、厚尺寸,模架加工檢查加工余量是否充足;測量兩條對角長度的差值,判斷板角是否基本正確。
二、粗銑平面——留出磨削加工余量,銑去板厚度兩面不平整和黑皮。
測量與檢查:用卡尺測量厚度尺寸,模架模胚檢查加工.余量是否足夠;用鋼板尺或長卡尺沿貼于板面上,判斷板面是否平坦無翹,無凹。
三、粗銑四邊——留精銑加工余量,銑去板長、寬四邊不平坦和鋸切刀痕,基本保證板材四角的垂直度。
測量與檢查:用卡尺測量長寬尺寸,檢查加工余量是否充足;用卡尺測量二條斜長差,判斷板角尺是否基本正確。
四、鉆孔吊模孔洞——根據(jù)圖紙要求加工吊模螺絲孔。
五、開粗框-留出精加1的加.余量,模架規(guī)格銑削出板面的凹陷(也有凸〉形腔,凹槽,成形面等等)。
六、銑碼凹槽-根據(jù)圖紙尺寸,銑出模架的壓模位置。
七、粗磨平面——留出精磨加工余量,磨盤的上下兩面都要平整,并有一定的光潔度。
測量與檢驗:用卡尺測量厚度尺寸,檢查加工.余量是否充足;測量板材四角的厚度差,檢查板材平行度是否符合要求。
